这年夏天
风遇见云
萤火虫遇见星光
而我们的相遇 是为了更好的成长
暑期“三下乡”的最后一站落下帷幕
今年暑假期间,我校团委组织各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志愿者40余人,分别组成乡村振兴调研队、文化艺术支教队、医疗科技服务队、新媒体宣传队4支队伍,前往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锡溪村开展为期10天,主题为“喜迎二十大,永远跟党走,奋进新征程”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得到学校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,活动期间,学校校长戚人杰、党委副书记唐文等到村看望师生,听取志愿服务队活动汇报,并与师生亲切交谈;我校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王练红,队员辛绪坤、黄琪睿对活动给予全程支持;团委书记李阳、副书记王力威以及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、青年教师现场指导活动开展。
校长 戚人杰
党委副书记 唐文
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 王练红
团委书记 李阳
走进我们的夏天
,时长02:35
前期准备篇
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社会实践的各项任务,出发前,我们组织4支队伍进行了为期4天的集中培训,在培训中,每支队伍积极准备、认真备课、主动思考活动的每个细节,密密麻麻的笔记,表达每一位志愿者对工作认真的态度。
出发篇
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,湛蓝清澈的天空
绵延不绝的山峰
早已把我们的心带到了锡溪村
初抵锡溪,新房与老屋错落有致
树影斑驳,人影绰绰
调研篇
在锡溪村,乡村振兴调研队的志愿者们围绕乡村振兴、构建新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,田畔间、街道边、居民家中都有我们发放问卷和实地调研的身影,在这10天里,调研组先后走访当地241户村民并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。我为村民做实事,我们一直在路上。
支教篇
文化艺术支教队为当地中小学生开设了思想政治及爱国主义教育、语文、数学、体育、音乐、美术、语言文化及手工课程,十天共上课56节,广受当地村民的喜爱和高度好评,近700余人次的中小学生前来上课。虽然此次支教时间只有短短十天,但就像鲁迅先生所说:“有一份热,发一分光,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。”我们便是这样一支队伍,光热不藏,黑暗不惧,勇敢出发。
医疗服务篇
医疗科技服务队挨家挨户为当地村民提供免费测量血压服务,细心的为老人戴上我们的检测仪器,耐心的为他们分析体检结果和宣传医疗知识及用电安全,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,服务队的还给村民们维修电器和主动帮小朋友处理擦伤,让孩子重拾微笑,给老人送去温暖,在这十天里共为204户人家测量血压和30户人家维修电器。
新媒体篇
新媒体宣传队作为幕后工作者,实时为志愿者们做好工作拍照记录。在十天里共拍摄200余条视频、1000余张照片,整理发布4篇新闻报道、2条抖音短视频。晚上,新媒体宣传队和文化艺术支教队一起组织学生观看爱国电影,启示孩子们要增强历史责任感,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,挥洒青春的汗水,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,谱写新的华章。
红色光影进乡村,电影党课入人心
时代轮替中,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;历史坐标上,始终清晰的是前辈们的步伐。通过与村民共同观看红色电影《长津湖》以及相关爱国电影极具感染力,引起大家强烈的心理共鸣,激发爱国热情,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教育孩子们在国家危难的时候,挺身而出像英勇的前辈那样,不退缩,拿起刀枪来保卫祖国、保卫家园!铭记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铭记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做过贡献的所有英雄前辈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爱国不仅仅挂在口头上,更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旗帜!
英雄永垂不朽,烈士浩气千秋
7月10日志愿者团队前往位于锡溪村坪岭界的龙藻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,在苍松翠竹环抱的龙藻园里,17米高的烈士纪念碑,就像一把利剑刺向苍穹,碑中“邹序龙、邹新藻烈士浩气千秋”的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。所有成员瞻仰了两位革命烈士纪念塔,敬献花圈。全体志愿者在崔灿老师的带领下,一起重温革命记忆,倾听烈士后人讲述邹序龙、邹新藻两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,追寻红色记忆,弘扬革命精神。
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,此次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与“永远跟党走,奋进新征程”有机结合,让各青年志愿者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,弘扬社会风气,努力做好新时代优秀新青年。
故事终有结局
青春永远追光
山河岁月还在继续
愿你我争做有志青年
不负韶华,不负自己